PG电子
PG电子技巧开盘前外媒刊文暴雪将至
黄金经历过三次“冲破天际”的大行情,而前两次的结果都以高位套牢、代价惨重告终。如今市场的逻辑很简单:这一次不一样。
第一次:1979-1980年。那时通胀高企,美元贬值,人们担心美联储被尼克松政府“控制”了,结果黄金两年翻倍以上。然后,沃尔克上台,暴力加息,通胀被打下去,金价两年内腰斩,直到25年后才回到高点。
第二次:2010-2011年。金融危机后,市场怕美联储“放水印钞”,又一轮“美元将崩”的恐慌。黄金冲上1900美元的历史高点。结果美联储并没有带来恶性通胀,金价接下来的五年一路下跌,直到2020年才重新回到原位。
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结构明显带有反身性警示:它不是在告诉你黄金真的泡沫化了,而是在提醒——“市场相信这次不一样”。
本周五银价一度冲上54美元,然后在几个小时内暴跌近7%。但在暴跌之前,世界还是另一番情景:
全球最大的贵金属交易中心伦敦,10月初开始陷入恐慌。银价连日暴涨,一度突破54美元的历史天价。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蒸发——没人愿意报价格,没人敢接单。借银的利率一夜飙到年化200%,堪比高利贷。有银行客户因为无法续借银子,直接在电话里对交易员破口大骂。瑞士冶炼厂老板干脆宣布:“我们停收所有非合同订单,因为伦敦几乎没银子可借了。”
这场“白色狂潮”被交易员称为自1980年亨特兄弟操纵银市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当年是投机资金逼空;这一次,是现实世界的供需断层与恐慌叠加。
彭博这篇白银的故事更危险。黄金的故事是“叙事过热”,白银的故事则是“结构崩塌”。
当主流媒体在同一天、在同一主题,发长篇分析稿时,这往往不是巧合,而是叙事层面的拐点信号。
2021年2月初,《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几乎同时刊文讨论“GameStop狂潮”时,散户做多力量正达到极致,市场随后转向。
当“价格”被媒体转化为“故事”,当新闻标题开始问“为什么涨这么多?”——意味着市场进入情绪检验阶段。
1、今日发布《恐惧与贪婪指数报告:转折前夜》,人民币、A股、中国国债、美股、美元、欧元、黄金、白银、原油、比特币等资产情绪大变。黄金、白银是大跌的开始吗?A股、原油、比特币还会下跌吗?抄底,还是逃离?这里有清晰的信号。
2、高盛本周点评一只中国股票:越看越爱。最近这只股票出现回调,高盛认为这是“上车机会”。
3、黄金上帝模式已开启,分析师们都不敢画线了。黄金泡沫,何时破?独家测算金价顶部。
4、华尔街流传美国股市“触底时间”是“ *月*日 ”,在此之前可能会出现一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