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技巧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美国一招釜底抽薪迫使韩国政府卖国自救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1997年底,一场金融风暴席卷整个韩国,12月3日,韩国总统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将韩国的经济主权拱手让人。
一夜之间,“汉江上的奇迹”化作泡沫,韩国这个当时的世界排名第11的国家濒临破产,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他们依托冷战之后美国的扶持,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
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美苏冷战格局不复存在,韩国在这中间谋利的余地越来越小,韩国的经济学家也发现了自家经济的巨大问题,曾经呼吁进行经济改革。
但是几十年的惯性,再加上韩国本身就是财阀当道的国家,改革力度并不大,也许政府和财阀们并没有想到,崩溃来的如此之快。
1997年1月22日,韩国韩宝钢铁工业公司无力偿还贷款,宣布破产,拉开了韩国大中企业大破产的序幕。
这家在韩国排行第14的大企业破产之后,韩国各大企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崩塌,股市暴跌。
而韩宝破产之后一个多月,三美集团破产,之后,真露、大农等韩国知名企业纷纷倒闭,再加上泰国金融危机的波及,韩国股市一片动荡。
7月,起亚集团这个韩国前十强的集团倒塌,让暴跌股市更是雪上加霜,然而这个时候韩国政府却并没有拿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当时的韩国正在总统选举时期,政局本就不是很稳定,面对金融风暴,各个权力中心为了自己的选票根本不敢推行改革措施,而且选举期间也根本不可能提出什么长期有效的方案。
这让韩国错过了最后的挽救时刻,到了11月之后,韩元对美元创下了1008比1的惊人记录,韩国排名前30的财阀,更是有11个出现了经济问题。可以说,此时整个韩国的经济形势几近崩溃,基本无力回天。
11月19号,韩国财政经济院长官被迫下野,而林昌烈上位之后采取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强力的措施,但是为时已晚。
11月20号,韩国各大银行发生大规模挤兑现象,韩元被大量抛售,金价一天涨了十分之一。韩国金融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三十六天拉开序幕,这一天也被韩国称作黑色星期四。
虽然韩国政府一直想将危机遮掩住,但是崩溃的社会现实摆在眼前,许多民众多年努力付之东流,整个国家一片哀鸿遍野。
当时韩国政府几乎破产,还有一千多亿美元的欠债要还,此时此刻,韩国似乎除了求助IMF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借着二战之后新世界格局的东风,韩国获得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机,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只是这一切都在1997年那惊魂的三十六天中化为泡影,那这场经济危机究竟由何而来呢?
韩国此时似乎只能去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也让韩国政府进退维谷,作为光鲜亮丽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却沦落到了依赖救助的境地,面子里子都没了,韩国这样一个民族尊严极强的国家,也就意味着这届政府别干了。
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IMF援助条件苛刻,求助基本等于将自己的经济主权交了出去,就如同当年大清签订的《辛丑条约》。
因此韩国还想挣扎一下,一方面向国内发行国债,企业也开始发行公司债券,向社会招募一些资金。
但是由于人民群众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人心惶惶,难以聚集,美国日本都拒绝了韩国政府的直接借贷请求,表示韩国只能通过IMF来请求援助。
之后,为了尽可能争取利益,韩国政府与IMF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艰苦谈判,结果以韩国接受IMF所有条件告终。
当时韩国和IMF签下了550亿美元的贷款资助协议,利率提高至少25%,美国人不在乎这些企业本来就负债累累,1998年之后允许外国人在韩国开银行,允许外国收购韩国企业,哪怕对方可能是恶意收购,甚至开放贸易,直接冲击了韩国的市场保护,这也就意味着韩国成为了经济殖民地。
之后,韩国经济基本被背后的美国控制,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12月3日,韩国宣布接受援助,整个韩国都笼罩在了屈辱的阴霾之中,这一天也被韩国人称作国耻日。
当时他们以为有了IMF的第一批援助,韩国能否极泰来,但是11日,韩元又贬值了一半,甚至到月底,韩元与美元的汇率已经跌破了2000比1。
韩国赶紧向美国求助,经历了种种波折,终于获得了IMF贷款的提前发放,12月25日,在美国强压之下,韩国企业的债主放了他们一马,韩国经济形势停止崩塌,开始回暖。
从11月20日韩国银行遭到挤兑、股市大面积动荡,到圣诞节终于回春,仅仅过去了三十六天,但是这三十六天对于韩国资本家和官员来说,犹如噩梦一般。
从表面上看,韩国此次危机就是外债高筑,尤其是短期债务巨大,以短贷长,资产和债务从期限上看不对称,导致大量债务缺口补不上,大批企业破产,酿成了经济危机。
而经济危机给人们蒙上了心理阴影,金融机构发生及挤兑风潮,给银行带来极大困难,于是为了能缓解银行自身危机,银行开始催促企业还债,导致了更多的企业破产,恶性循环之下,形势不断恶化。
1995年,韩国30个大型的企业集团,负债金额能占到资本总额的427.7%,这个比例是上市公司平均值的4倍。
1997年12月3日被韩国民众称为国耻日,长期的债台高筑终于让韩国经济一朝崩溃,于是在这一天,韩国政府失去了经济主权,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那韩国为何要如此不顾风险的借债,导致国内经济崩溃呢?
韩国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其实其市场经济发展很不完善,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干预影响了韩国金融本身的健康发展。
在80年代之前,韩国政府是直接控制银行来控制金融分配的,虽然之后逐渐放开,但是政府却保留了任命银行行长的权利。
这样名义上银行有一定的自主权利,但这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之下进行的,或“指导”或“暗示”,这种“官制金融”让银行根本就没有倒闭的压力,所以完全没有风险意识。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银行贷款连基本审查都不做就将钱借出去的情况,导致了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坏账。
再加上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一些原本实力并不强的中小资本家仗着他们和驻韩美军或者政府有一些血缘、同乡同学之类的关系,没花多少代价便获得了日本人被没收的财产,就更加不知道珍惜。
之后韩国确定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大力发展出口贸易,这些资本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70年代韩国开始投资重化工业之后不断膨胀,直至控制了韩国经济的命脉,成为了在韩国地位超然的财阀集团。
这些财阀集团与政府勾结,更是肆无忌惮地从银行进行贷款,导致了银行出现了更多的坏账,并且腐败横行。欠钱的都是大爷,银行害怕前期投资没有回报,只能更多地给这些企业贷款,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银行就是他们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可以随意支取,但是对于整个韩国经济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祸根。
这些企业从银行贷款,然后大肆投资,甚至投资一些自身并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他们一直都奉行这种盲目扩张的策略,觉得规模越大,越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因此韩国诞生了许多横跨多个领域的大型集团。
但是因为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于那些不熟悉的领域,可以说是高投入,低回报,不过他们的投入都是从银行借来的,企业根本无所谓。因此这些韩国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险意识,战线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可收拾。
除此之外,政府虽然对金融领域有着过多的干预,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在遇上危机的时候,因为财阀尾大不掉,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选票和各种权利斗争,根本就不敢放开手脚进行经济改革。
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韩国政府在8月份的时候就推出过一些挽救措施,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政府措施力度太小,结果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等到意识到需要政府强力干预的时候,为时已晚。
这种情况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便是可以预见的事,毕竟官商都勾结在了一起,谁来监管呢?
九十年代之后,韩国在冷战期间吃到的红利也逐渐消失,再加上泰国经济危机、中国钢铁产业不断发展的冲击,问题便开始逐渐暴露出来,最终形成了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
韩国的这一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了,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政府干预需要适度,给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空间,依旧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